慈爱心灵

 找回密码
 立即注册
查看: 5805

美图新视频【师父说白话视频】第79集(上)放下就是积极的人生态度

[复制链接]
发表于 2022-4-13 09:36:01 | 显示全部楼层 |阅读模式

【白话视频 | 美图笔记】

非色非空 无阻无碍- 第79集(上)

本集原版视频

【看师父说白话佛法】视频合集





很多人一生就站在低谷中,为什么?他总觉得不满意,总觉得怨恨, 总觉得自己人生有负担、不开心。这样的话就看不到光明,看不到希望, 就会处在烦恼中。



所以做人要想通,就要学会放下,放下就是积极的人生态度:无所谓,没了就没了;损失就损失了;被别人讲了就讲了。被别人骂了,你还是原来的你,你损失了什么?



所以为什么学佛人能够成功,而有些自私的人屡屡失败?关键就在于他是不是能够放下。



等到真正超自然的时候(也就是超越自己一种概念,超越了自己、能够越过障碍的时候), 同样在世间,你跟别人在一起,就不会感受到别人在气你,不会感受到世间法对你的影响。



为什么叫“世间法对你的影响”?很简单,世间法就是要面对这个随缘的事实,别人对你好不好、你缘分足不足,实际上都是世间法。



应该怎样让自己开悟明白,自己的内心才不会有烦恼;自己要懂得怎样调节,让自己心中不烦恼。你连自己不烦恼的方法都没有,怎么会越过这种障碍,让自己不烦恼呢?



师父跟大家讲的就是这个道理。任何时候要懂得知因懂果——今天这个因种下去了,要知道会有什么果报来。



不烦恼就叫解脱,你今天能够不烦恼,你就解脱了。



我们的心灵在学佛中、在学佛后,要超越自己。



“色即是空,空即是色”, 这个有色世界很快就没有了。



你刚刚在生气,过一会儿气就没了;刚刚在发脾气,过一会儿脾气就没了;刚刚觉得这件事情非常重,过一会儿这件事情就过了,所以“色即是空,空即是色”。



过去在庙里有很多高僧,用敲木鱼的声音比作空。这个木鱼的声音,是不是一根木头里面镂空了,敲出来的?这声音是空的。敲空有响,就是空即是色;因为空来自于木头,“色即是空”。



敲实木敲不出声音的,因为他没有看空,没有挖空。虽然知道一块木头可以雕成空,但是不雕空,木头敲不出声音;只有把它雕成空了, 才会有这个声音。



就是告诉我们,任何事情看到底了,把它改变了,你就改变了观点,改变了看法。



色可以把它改变成空,又可以把空改变成色, 你自己要做到境界的转换——境界空了,色就看成空了。



悟不到色中有空, 当你的感受和你的想念、行为、意识在空和色中犹豫的时候,那个时候就都不是空的。因为你看不到木头可以雕空会有声音,而直接敲这块实木是敲不出声音的。



所以看问题要看到它的转换,你的受想行识,接受你的思维、你的意识、你的行为、思维当中的行为,实际上都是空的,因为讲过了、想过了,都空了。



色不异空,空不异色,也就是说空的东西实际上来自于这个实实在在的木头,而木头的空是因为做过了雕刻;当你看透了木头还能成为空性,不会把这个木头看成永远不会响的,那么就能够看破这个世界。



就是我们经常讲的,要看破五蕴皆空。说到一个人的性格,“这个人不会改了,这个人改不了了”,是,很难改,但是他最后还是改得了,那要看花多少工夫。



所以对“色”“空”两个字应该懂得非色非空,并不是说这个世界一切都不能变,也并不是这个世界一切都会变;实实在在的,又非无色、非无空,并不是看不见,也并不是看得见。



那到底是看得见还是看不见呢?师父刚才跟你们讲的木鱼就是这样。这块木头到底能不能敲响?木头怎么敲得响?敲不响,但是把它镂空做成木鱼了,它就敲得响。



非想非无想。人也是这样,你说这个人到底是好人还是坏人?你说他是好人,他经常自私得不得了,这种人怎么算好人?你说他是个坏人,他还经常帮别人忙。到底算好人还是不好的人?那么非好人,非不是好人, 就是这样。



所以非想非无想,我们说木鱼是木头做成,木鱼一定是离不开木头的,用这种平等的无分别心实实在在地去看这个世界,你就了解了为什么佛法讲这个世界人人平等,为什么佛法讲人人可以改变、人人都有般若,为什么众生皆具佛性。你们就会慢慢地反过来理解佛陀所说的这一句真谛了。



返回上一篇

学习下一篇


白话佛法学习 - 书籍、音频、视频全了



*以上编辑与排版如有任何不如理不如法的地方,请大慈大悲观世音菩萨慈悲原谅!请龙天护法菩萨慈悲原谅!




防失联、更多精彩【点击】下图


防失联【点下图】安装慈爱心灵APP



【点击下图】进入【一口气】看完/听完【热门大合集】






文章推荐

回复

使用道具 举报

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| 立即注册

本版积分规则

Archiver|手机版|小黑屋|慈爱心灵

GMT+8, 2024-6-16 21:14 , Processed in 0.075142 second(s), 19 queries .

Powered by 慈爱心灵 X3.4

© 2001-2020 慈爱心灵

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